老照片——杜氏家祠落成招待北平各名戏剧家合影
来源:郑州市档案馆  时间:2016-12-02 09:19  

    杜氏家祠落成时招待北平各著名戏剧家之合影该照片摄于民国二十年六月。此系当年上海闻人杜月笙杜氏家祠落成时招待北平各著名戏剧家之合影,四大名旦均出席,可见一时之盛。照片中共有52人、前排坐者14人、后排站立者38人、照片长1160mm、宽250mm 前排:从左至右:荀慧生、梅兰芳、王又宸、雪艷舫、雪艷琴、杨小楼、龚云莆、李吉瑞、谭小培、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尚小云、程艷秋。后排:马富禄、张春彦、张慰如、贯大元、钱新之、徐碧云、杜月笙、黄金荣、王晓籁、虞洽卿、张啸林、叶扶霄、郭仲衡、高庆奎、王少楼、芙蓉草、金仲仁、李万春、蓝越春、刘宗扬、郭效青、许伯明、张佩绅、姚玉芙、姜妙香、朱如山、冯耿光、李斐叔 照片中汇聚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北京著名京剧演员。以及被誉为“四大名旦”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另外还有两名年轻的坤伶雪艳琴、雪艳舫。大批北京京剧名伶云集上海,构成了独特的景观。促成这一盛会的主角,在照片上却并不显眼,只在后排站立者中占据了左侧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他,就是海上闻人杜月笙。

    民国1930年春,1930年,海上闻人杜月笙为光宗耀祖,显示威风,在陆家堰购置农田10.5亩,委托高桥创新建筑厂厂主谢秉衡建造杜氏家祠。杜家祠堂在1931年5月竣工,其规模之宏伟,陈设之富丽,可称一时之最。杜家祠堂是一座五开间三进深仿明清时代的庙宇式建筑,混合结构。大门前置一对石狮,盘弄石球,雄踞两侧。

    第一进为前厅,从大门进入,共五间,设有轿马厅、接待室、事务室、帐房间。第二进五间为正厅,供奉“福禄寿”三仙,左右是两座8尺高的红木底座的大理石屏;东西两侧是厢房,陈设雅致,为宴请宾客时使用。厅内置红木桌椅,庄重典雅。第三进设“享(飨)堂”,正中供奉杜氏祖先牌位的神龛,楹柱龛屏都是雕龙刻凤,墙砖彩绘一出出戏文。两边厢房供杜氏回乡祭祖时眷属住宿。第二、三进的天井,都建有新式的玻璃天棚,四周有回廊,宛如皇宫气派。两侧还有余屋十多间。其后,又托久记营造厂厂主张耀亮营建藏书楼、学校、医院、花园。藏书楼藏书几万册,花园内华表石坊林立,名树异花繁多,屏条书画不计其数。藏书楼等建筑都在祠堂后面。民国1930年5月,宏大气派的杜家祠堂落成,随后筹备落成大典。一时间,达官显贵、各界名流的各式贺礼匾额如潮水般涌来。蒋介石、张学良、于右任、章太炎、曹锟、孔祥熙、何应钦、徐世昌、段祺瑞、吴佩孚……民国合作一派也好,对立一派也好,政要的牌匾都云集到了杜家。国学大师章太炎亲自来访,还为杜月笙写下洋洋千言的《高桥杜氏祠堂记》。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曾于落成典礼后4个月,亲自执笔写了《高桥杜氏祠堂记》,11月26日,汪精卫一时兴起,也拿起毛笔为杜月笙写了《高桥杜氏家祠记》。1930年农历1931年6月9日,法租界华格臬路杜公馆附近的几条马路一大早就已经被仪仗队和几万名客人挤得水泄不通。几十面两丈见方的特大国民党旗和杜字旗作前导,几年来各处送给他的十几把“万民伞”,以及挂着蒋介石送的“孝恩不匮”的金匾的匾亭……吴佩孚、段祺瑞、孔祥熙、刘峙等南北军阀、

    新旧官僚政客送的匾亭,还有上万名来宾。蒋介石送的一篇祝词《彩亭》奠后。据军统特务沈醉回忆,“这一不伦不类的队伍和六个仪仗大队,从他家到法租界金利源码头走了三个多小时,所经马路交通全部断绝,一路上鞭炮不停,看热闹的有几十万人。” 小火轮载客渡江时,法租界的巡捕探警全部出动维持秩序,还是有不少人被挤掉到黄浦江中。仪仗队由六个大队组成。第一大队由几十面两丈见方的特大国民党党旗和杜字旗作前导,每面旗由四人抬举,前后左右用100多辆自行车护卫。接着是由法租界和英租界巡捕房派来的英、法、印、越巡捕组成的骑巡队。后面跟着一大群“金荣小学”的学生,以及几年来各处送给杜的十几把“万民伞”和蒋介石送的“孝思不匮”金匾的匾亭,还有何应欽、张学良等人的匾亭等。一个上百人的乐队吹奏着。其余五个大队是由警察局的保安警察大队,陆、海军的军乐队,陆军第五师和吴淞要塞司令部步兵个一营。还有救火会、保卫团、童子军、缉私营、侦缉队、工会等组成的队伍,以及各团体的旗伞。每队都分别配有吴佩孚、段祺瑞、孔祥熙等送的大匾。其中如徐世昌的“敦仁尚得”,段祺瑞的“望出晋昌”,吴佩孚的“武库世家”,张学良的“好义家风”,刘文辉的“百世馨香”,于右任的“源远流长”,王宠惠的“千国栋家”,孔祥熙的“春门从德”,张群的“莱国家风”,何应欽的“世德扬芬”,吴铁城的“光前裕后”,班禅额尔德尼的“慎终追远”等;还有外国人送的祝词和礼品。蒋介石送的一篇祝词彩亭殿后。特务头子沈醉说:“杨虎以国府中将参军身份代表国民政府和主席蒋介石道贺。当日报纸登有这样一则电报:‘上海杨参军啸天(杨虎字啸天)勋鉴:本月十日为杜月笙先生新祠落成,请执事代表致贺,国民政府秘书处青。’当时连我都感到有点奇怪,怎么一个帮会头子的家祠落成,堂堂的国民政府会派代表去道贺 ”各国驻上海领事官员,各省主席、市长的代表,各地帮会头子,上海工商、金融等各界的头面人物共一万多人出席。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