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近百年风雨的郑州历史最为悠久的棉纺织厂——郑州国棉二厂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作为国有破产企业的档案即将全部接收进馆,见证了企业兴衰的档案有了最终的归宿。
国棉二厂的前身是豫丰纱厂,创办于1919年,创办者、上海人穆藕初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四大纱王”之一,曾是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纱厂。豫丰纱厂开工不到一年,由于军阀混战,陷入经营困境,于1936年由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接办。1937年,抗日战争的烽火逼近郑州,豫丰纱厂被迫拆迁到重庆,改名为“豫丰公司重庆分厂”。1953年,在被日军炸剩下的旧厂房里,政府安装了3万枚新纱锭,在上海和本地招收工人,重开豫丰纱厂。
1954年,郑州西郊新建的纺织厂投产,由于拥有5万纱锭,被命名为郑州国棉一厂,豫丰纱厂屈居为“国棉二厂”。1997年,国棉二厂走过半个多世纪后宣告破产,改制为豫丰纺织有限公司。2007年,豫丰公司以置换土地方式整体出售,在新郑龙湖筹建新厂。
豫丰公司进入整体出售程序后,市档案局即介入进行业务指导。目前,国棉二厂的档案已全部登记装箱,共有始于1952年的文书、会计、基建、设备、声像、人事、印章档案200余箱。不日,该批档案将全部接收进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