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成都市档案局(馆)向郑州市档案馆赠送了一批珍贵的民国郑州日本特务机关文电译文电子档案,共 32页,内容涉及日特活动及经费支出、策划黄河以北各县独立计划、贩卖毒品、编印反动传单、搜集军事秘密等间谍活动。从这些档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的日本驻郑领事馆,其实是日本从事间谍活动的据点。
日本于1931年2月在郑设立领事馆,九、一八事变使郑州掀起了强大的抗日浪潮,日本领事馆被迫撤离郑州,直到1936年1月才在郑州市东三马路西段再度开馆,这是日本在中原腹地建立的唯一外交机构。郑州在当时只是一个县级建制,地位远不及省会开封,也不及古城洛阳,日本之所以在此建立领事馆,是因为郑州重要的战略地位,正如日特档案中所说“郑州为平汉、陇海之交点,可称为重地......”,日本在此建使馆有其重要的政治、军事目的。
1936年夏,日本人在郑州大同路通商巷九号开办了一个文化研究所,事实上是日本天津驻屯军派往河南的一个间谍机关。1937年1月4日晚九时左右,文化研究所准备向天津驻屯军总部传递情报,由于研究所的大门外有中国警方监视,再加上汉奸和日本间谍不熟悉周围地形,原本打算趁夜色跳墙到日本福原商店,却误跳到了救火会院内。国民党河南省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不费吹灰之力便从汉奸赵龙田口中了解到特务活动的事实,成功破获日本特务机关案,缴获了大批日谍文件,其中不少材料都是通过日本领事馆发出的,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日本方面被迫向河南当局表示道歉,此案成为抗日战争前中国政府对日外交活动中为数不多的胜例之一。这批电子译案就是当时日特机关文电之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