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华校园小记者走进郑州市档案馆,探寻家乡郑州的历史,见证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走进档案馆,门口黄土模样的浮雕墙是当天参观的第一站,浮雕墙展示了郑州从裴李岗遗址到现在的历史缩影。
“小朋友们看,这面浮雕墙中间纵横交错着的就是我们郑州独有的米字形高铁线路,周围这些树叶代表的是我们郑州市的市树——法桐树。”讲解员带领着小记者们从一面浮雕墙讲起,开始了今天的参观。
随后,中华校园小记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古代文明”“铁路交会”“二七风暴”“开埠设市”“抗战岁月”“古城新生”“省会迁郑”“文革十年”“改革开放”等九个展区。精美的图片、珍贵的展品、动人的故事,无一不让小记者们感叹郑州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
在“省会迁郑”展区,一个细心的小记者发现了一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紫荆山附近的照片,惊呼:“郑州的变化也太大了吧,简直和现在比就是两个城市!”
最能引起小记者共鸣的还是郑州最近几年的发展,这些就发生在身边的变化,让参观的小记者为自己郑州人的身份感到自豪。
最后小记者们来到郑州当代名人档案陈列馆,翻开历史的长卷,郑州,这座有着3600年历史的中原名城,曾经涌现出无数的人杰先贤,卓越英才。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涌现出魏巍、常香玉、邓亚萍、刘洋、海霞等一批成就卓越的时代英杰,他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鼓舞着、激励着小记者们努力学习,继往开来,开创郑州的美好明天。
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这次来档案馆参观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节社会实践课,还是一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