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档案馆介入《“华夏礼乐·大河正音”非遗礼乐 大型公益首演品鉴会》
来源:郑州市档案馆  时间:2021-05-18 17:26  

建党百年佳期,郑州市华夏礼乐团将于 20216 30 日在郑州大剧院举办《献礼百年华诞华夏礼乐·大河正音非遗礼乐大型公益沉浸式音乐首演品鉴会》。

该演出团体曾代表中原文化到俄罗斯红场、悉尼歌剧院、河南艺术中心等演出。演出以音乐为主体,以最受当下年轻人喜爱的舞台形式沉浸式演出,融合了话剧、电影、舞蹈等艺术形式:以世界文化名人、中国乐圣、河南沁阳朱载堉为主人公,串联中国九千年音乐发展史,通过古人与现场观众的互动对话,追溯大河正音根源,弘扬华夏礼乐之美,传播文武相济和平之道,唤醒炎黄子孙文化自信,赞盛世,颂党恩。

音乐会参演分几个非遗文化节目组成:国家级非遗少林功夫、国家级非遗少林功夫超化吹歌、河南省非遗朱载堉古乐团。

以超化吹歌作为国家级非遗少林功夫,其吹歌的演奏方式起源于 4000 年前的夏商时期,被誉为古代中国民族器乐活化石,是黄河音乐的根与魂。国家级非遗新密超化吹歌:超化吹歌以管子为主奏乐器,演奏时以笙、管、箫为辅,同时再加上韵鼓、大铙等。记谱法仍然沿用传统的工尺谱,乐曲大致分为古曲、民歌、寺庙祭祀音乐、调式音乐和占子五个部分,其中古曲为宫廷音乐,约有 12 首;民歌为当地民间小调,约有 15首;寺庙祭祀音乐属庄重曲,共有 10 首。 被誉为中国古音乐的活化石

100 位专业演员组成华服非遗仪仗队,展现礼仪之邦的厚重积淀,展现华夏古国的服饰之美。

少林功夫,又称少林武术,武术与礼乐同台,一文一武,阴阳相济,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武以止戈、以武辅礼、辩证统一的文化内核。

朱载堉古乐团以演奏朱载堉古乐为主,隶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藩乐府旧址,目前已经成功演出近六百场。

整场以《黄帝颂歌》、《商都古乐》、《诗经风雅》、《汉唐神韵》、《宋明小调》、《盛世礼赞》等多个音乐篇章,通过古韵新声的方式演奏红色经典音乐,与现场观众共同击鼓同唱,为党的生日祝福。

华夏礼乐·大河正音非遗礼乐大型公益沉浸式音乐首演品鉴会为建党百年献礼汇报,由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州市文联、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和旅游局、郑州大剧院、河南华夏礼乐研究院等主办单位支持,并拟请郑州市档案馆列席主办单位参加此次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活动。

此次音乐会盛况空前,郑州市档案馆接收征集处高娟娟同志已经提前介入并将全程跟踪此次活动,分批征集此次首场演出的视频资料、照片、演出服装、道具等,丰富我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