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调研连云港、天津、济南档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本站  时间:2023-10-26 09:58  

为学习借鉴档案工作先进地区经验,谋划新馆搬迁后工作,按照市委深化开展“三标”活动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工作要求,2023年10月23日至27日,魏栓成副馆长带领档案管理处、档案信息化处相关人员到连云港市、天津市、济南市档案馆,就档案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成熟经验、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和数字档案馆工作有关机制、制度、流程和硬件设施,以及红色档案和特色馆藏档案发掘布展在新馆搬迁中的谋划和实施等进行了考察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连云港市、天津市、济南市档案馆基本情况


1、连云港市档案馆2019年改革后,档案局牌子挂办公厅,但行政职能全部留在档案馆;档案馆内设办公室、业务指导处、保管利用处、信息技术处、资源开发处、安全保护处等六个处室,另外还有档案学会秘书处;编制25人参公事业,实有30人(其中5个为工勤人员,无购买服务)

连云港市档案馆抓住2016年与城建集团一起搬入城建大厦的机会,申请了库房建设、信息化、编研、档案人员培训等多项工作资金,让事关档案的全方位工作都有了质的飞跃。

2、天津市2018年11月重新组建市档案馆,28人带着行政职责并入市委办公厅,其他职责与地方志整合,加挂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编制260人,实有210人,内设15个处室。


天津馆目前建筑面积2.6万余平方米(正在谋划馆附近再盖个库房),现有馆藏档案近1200个全宗 、170万余卷,其中历史档案80万余卷,馆内现存最早的档案为一份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地契。馆藏档案真实地记载了天津近代特别是清末民国以来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 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和较强的研究价值。目前馆藏各类地方志资料文献1万余册,老照片3万余张。

3、济南市档案馆为正局级事业单位,2019年改革后局归办公厅,档案馆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档案接收征集处、档案保管处、档案保护处、档案利用开发处、编辑研究处、电子声像档案处、信息技术处、档案业务指导服务处10个处(室)和机关党委,人员编制74名。


济南市档案馆位于济南市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地点龙奥大厦,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4100平方米。档案库房配备了温湿度智能调控、防盗报警、视频监控、电源灯光检测、自动通风换气等管理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综合管理。馆舍功能齐全,配置了档案和现行文件查阅、政府信息公开等各类服务用房和服务设施,可充分满足群众查阅、利用各类馆藏信息资源的需求。

启示:就目前情况看,三家档案馆收归党口均使档案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重视,但局、馆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市委办主要领导兼任档案局局长,另一方面存在人员数量方面“局小馆大”、专业素质方面“局低馆高”的现象;档案工作纳入市委办会议事日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但原来由档案局负责的业务指导、执法检查、职称评定、项目档案验收等皆由档案局、档案馆合力实施,连云港干脆直接由档案馆全面承担。且从法理上来讲,由党口单位行使执法职能本身也存在一定争议。三地都在积极探索构建市委办、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办局一体、局馆联动”促进档案工作衔接顺畅的模式。

二、 融入中心工作情况

1、 连云港市本着“在中心中找使命,在大局中找位置,在发展中找价值”的核心思想,积极融入中心工作。每月出台一期《档案资政参考》,紧扣每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编研提供连云港历史上的相关信息,摆放到每一位市领导案头,发挥档案资政作用,编研成果多次获得市委领导批示肯定;每季度出版一期《印记》,分为领导要论、港城热点、时事要闻、数说港城等9个方面,对上一季度全市工作进行回顾,给每位市领导和委局提供信息。



2、 天津市档案馆与地方志合署办公,每月出台一期《档案方志参阅》,发给市领导和机关单位,市领导多次就有关工作进行批示。天津馆宣传工作好,每年拍摄两部电视纪录片,在天津电视台播放,宣传天津开放包容的海河文化,档案人员多次走入直播间,以档案宣传党领导下取得的工作成果;此外还与各机关、学校联动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每天参观查档人数都达到上千人。


3、 济南馆这两年主要精力放在莱芜地级市并入济南上,档案馆的人员整合和档案搬迁预计2024年4月底完成。其他工作是与青岛馆作对比,保持全省首位度。

启示:有为才有位。连云港、天津、济南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出谋划策、历史对比、总结回顾做出档案方面的贡献,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工作良性循环的局面。

三、 档案管理、信息化和亮点工作

1.亮点工作之一——连云港档案馆打造连档连心、五馆共建(标兵示范、红色精神、文脉展示、主题教育、数字档案)的档案品牌(是连云港十大精神文明名牌之一),每位馆长分包4家重点单位,对石化基地、自贸区、重点项目档案验收等实施上门点餐式服务。连云港档案馆与市电视台、广播电台联手,演示人民楷模、劳动模范事迹,讲述全市二十佳优秀档案工作者贡献。连云港除了在品牌和数字档案馆功能齐全上做得较好外,还建立了江苏全省首家档案实训基地。

亮点工作之二——天津档案馆在展览教育、文化宣传、档案保管利用、信息化方面做得都比较好。下半年以来每天接待参观、查档人数均在一千人以上;拍了多个电视纪录片,特藏珍贵档案展示、信息化工作做实做全做细。

亮点工作之三——三地的档案降解密、划控开放工作虽与全国的档案系统一样,面临开放与保密的矛盾,但一直在探索中谨慎推进。从三地的情况看,档案划控鉴定并不单是某一个处室的工作,而是要增强顶层设计,建立体制机制,全馆同志通力完成。以济南市档案馆为例,设立了保密审核委员会、档案鉴定开放委员会,由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各业务处室共同参与,按年度召开例会,讨论决定档案的鉴定开放及降解密事项。电子档案按照“涉密局域网、敏感政务网、公开互联网”的模式对电子档案进行分级开放。连云港和济南均在做好现存电子档案数据治理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做好涉密文件的数字化工作,建立单独的涉密电子档案目录,单机保管;电子档案未经鉴定的均按照敏感档案进行管控,查阅部门进行利用时如需要使用未经鉴定的档案,则需进行简易鉴定程序,由档案利用部门发起,鉴定委员会成员进行开放鉴定并由主管领导审核通过后方可提供利用。经过鉴定的开放档案则可以在互联网进行公开。


2.档案管理工作。连云港市档案馆具有较强的战略眼光,早在2017年开始就开始在密集架加装香樟木隔板,有效防虫防霉的同时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注重从出生到死亡民生档案的全周期管理,民生档案跨域合作共享共用;积极探索手机APP移动端查档,实现档案查阅从电脑到指尖的转变;发掘民间个人家庭档案的潜力,征集民间名人保管较好的个人家庭建档,开办个人档案展览,增强公众档案意识;天津馆具有良好的档案保管条件,现代化的安全保护装备和先进的档案利用服务设施,建有国内一流的档案特藏珍品库和档案修复基地;

3.档案信息化工作。天津、济南、连云港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都取得了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及以上称号;连云港档案馆在信息化建设上规划长远、提前谋划,抓住新馆搬迁、“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建设等关键时期和机遇,主动作为,争做标杆,争取资金,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天津市档案馆有较强的顶层设计能力,其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处室从十一五期间就开始将档案信息化相关内容写入当地的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并充分落实。每次五年计划均设置不同的主要目标和建设内容,一直延续至今;济南市档案馆近年来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档案信息化方面的利用,与中国人民大学达成联合研发协议,打通产学研通道,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档案的辅助鉴定、质检、编研等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三地数字档案馆均按照政府电子OA文书档案离线归档、政务服务档案在线归档的模式进行电子档案移交归档工作,局馆业务通盘考虑,档案利用延伸到街道(乡镇)一级,并建立了档案异地查阅机制,实现了即办即归档;

启示1: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数字档案馆达标创建是全馆上下需共同努力的事。三地均组建了国家级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领导小组,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处室按照三定职责方案各自做好分工内的工作并准备材料,实施顶层规划。信息化处进行繁琐的业务对接,打造与政府OA办公归档利用平台、与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对接归档平台、将局馆一体化和共建共享一体化异地调阅利用平台做到极致,从而在大局上推动了档案工作上台阶。


启示2:让特藏、实物档案活起来。从特藏、实物档案“展存结合”的思路入手,按照一定维度对特藏档案进行安排布置,不定期调整展览内容,直接在特藏室布置展柜,并将暂时不需要展出的特藏档案存放于全实木香樟木档案柜中,在馆库面积有限的条件下既做到有效保护珍贵档案,又做到了档案文化宣传,深入挖掘特藏、实物档案的利用价值。

启示3:做好档案编研利用和宣传工作,打造档案品牌,提升档案人的荣誉感。三地调研中,强烈感受到了天津和连云港馆同志们的自豪自信感。他们负责宣传的处室与负责编研的处室紧密结合,挖掘档案资源、结合中心热点和模范人物,提炼素材,在每月档案参政资料放到各级领导决策案头的同时,与电台、电视台结合与市电视台、广播电台联手推出晚会、音视频节目,围绕中心讲解热点,演示人民楷模、劳动模范事迹,讲述全市二十佳优秀档案工作者贡献。

启示4:健全档案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三地均形成了多层次、高水平的档案管理及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选调、遴选及公开招录等多种形式选拔档案学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并充实到相关业务处室,业务处室建立档案人才以老带新,具体业务双人双岗等人才培养及稳定措施,建立稳定、专业、有梯度的档案管理及信息化人才队伍。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