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巩义市“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规划,今年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初见成效的关键年。巩义市档案局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年初,我局成立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领导组,量化任务,并与相关人员签订了责任目标;先后投入近2万元,购置了电脑、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数字转换设备和防磁柜、消毒柜等保护设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抢救与保护手段。
2、强化征集,丰富馆藏。根据去年的调查摸底,工作人员三番五次到基层单位和相关人员家中,因势利导宣讲政策,苦口婆心赢得理解,先后征集散存在个人手中和基层档案室的国家重点档案13卷,照片133张,光盘115张,实物2件。其中韩氏族谱形成于乾隆47年,距今近300年,现为孤本;河洛大鼓系濒危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珍品。
3、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的抢救与保护措施。我市档案馆原馆藏的重点档案有明清、民国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185卷、428件、2394页,民间文化遗产光盘档案105张,国家领导人视察巩义档案2件,加之今年征集到的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任务相当繁重。局里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根据不同档案载体,研究制定相对应的裱糊、复制、数字化转换、刻录光盘、制作备份等抢救保护措施。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将学习卞峰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寓于工作实践之中。
目前,我市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之中,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