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档案局出版发行《中牟县志》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7-10-31 00:00  

     2007年10月,中牟县档案局历时7年编著完成的第二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中牟县志(1991—2000)》正式出版发行。这部凝结着全县档案史志工作者大量心血和汗水的著作,是中牟县档案局献给党的十七大的一份厚礼。
    《中牟县志1991—2000》是继中牟县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新方志《中牟县志》后的第一部续志,该书详细记述了中牟县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真实再现了各条战线上广大干部群众的卓越奉献,是横陈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百科的大型工具书。该书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是社会各界认识中牟,了解中牟的“窗口”。
    中牟县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中牟县志》出版后,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中牟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第二届修志工作。1999年10月至2000年底为续志编纂的筹备阶段。县委县政府成立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县长亲任编委会主任。编委会下设办公室,中牟县档案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001年,开始续志资料收集工作。县档案局县志科拟定续志篇目,县志编委会按照篇目对全县各供稿单位进行任务分解。各供稿单位全面开始资料收集工作。档案局全体干部职工分包单位、督察催办。
    2002年继续收集资料并开始续志草稿编写。各单位供稿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基层档案室,实地考察、寻找知情人调查了解,挖掘大量珍贵的资料。到年底,共收集文字资料600多万字、图片200多张,基本完成资料收集工作。档案局县志科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查、整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卷承包的方式开始续志草稿编写。县志科坚持实行内部评审制度,保证志稿编写质量。每月由全体编纂人员对初步完成的草稿进行评审,达不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不予过关。几位编辑加班加点,奋力编写,默默奉献,到年底完成60%的草稿编纂任务。
    2003年,县志编委任命续志编纂总纂、副总纂、主编、副主编,并聘请河南省史志协会副会长朱广成任专职总顾问,进一步加强了续志的组织和编纂工作。到当年6月,基本完成续志草稿编写工作,并转入初稿编辑阶段。档案局县志科全体编辑分段把关,认真编辑志稿,到12月初完成138万字的评审稿,报送省、市史志办公室和县志编委会审查,分送各单位进行资料审核。
    2004年3月中牟县档案局召开《中牟县志(1991—2000)》评稿会,省市地方志史志办公室领导和专家及郑州市各县(市)、区修志同行到会,对志稿进行认真评审,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档案局先后召开40多次供稿单位评审会,组织各单位对志稿内容进行认真审核评议,对资料查漏补缺。并邀请本县老领导和社会知情人士对志稿进行评议。根据各方面的评审评议意见和建议,档案局县志科补充收集资料30万字,编写了《大蒜 西瓜》等篇,并对原有志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充实和完善,12月完成134万字的市级送审稿,报送市志办审查。
    2005年至2006年6月,结合市志办的审查意见和我县实际情况,在补充收集资料、修订编目的基础上,各位编辑对部分志稿重新编写,补充收集彩页照片300余张,在此基础上对全书内容进行通编总纂,并在统计部门配合下,对全书数字进行逐一核实,形成了116万字的省级送审稿,分别报送县政府、市志办、省志办和出版社及有关县直单位审查、审核。9月,县政府批准续志出版;在根据省市志办、出版社审核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后,12月出版社准予出版并配发书号,《中牟县志(1991—2000)》交付印刷。2007年1月省志办正式下文批准出版。
    在排版印刷阶段,档案局按照国家《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有关规定组织编校人员认真校对,特邀出版社一名专职校对人员进行细致校对,在印刷紧要关头正是三伏盛夏,全体编辑冒着酷暑驻厂校对一个多月,确保了志书编校质量。2007年10月,《中牟县志(1991—2000)》终于出版问世。

                              中牟县档案局  辛向阳
                                    2007年10月25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