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张石磊)日前,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全国75个县市荣获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称号,新密市榜上有名,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近年来,新密市打破档案工作局限于立卷归档和保管利用的传统格局,努力做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于2010年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活动,历时三年,分别于2011年11月通过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验收;2012年10月通过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验收。
该市财政投入68万元作为创建工作经费,各乡镇(办)、村(社区)累计投入创建资金960万元。档案部门和涉农部门联席办公。市档案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建立村级干部个人档案、农村人才培训档案、农村家庭联户代表档案等;与农委、民政局等9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农村建设、集体林权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村民换届选举、农村居民健康、食品安全监管、畜禽养殖、农机监理等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意见。制定了《新密市涉农档案归档范围和目录》,包含125种专业档案,目前已收集归档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种粮补贴、农机补贴、专业合作社、家电下乡、食品安全、留守儿童、安居工程等各类档案96种48.6万卷。 目前,新密乡、村两级均建立了农村档案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档案服务咨询台。并建立全市档案信息网,与政府门户网、农业信息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链接,农民“足不出村”就能查阅档案资源和政府公开信息。两年来,提供查询使用6万多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300多件,有效解决了5600多户农民的低保、养老、上学、就业、参军、安置、补偿、救助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