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遗产研究”应邀参加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来源: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郑州市惠济区档案局  时间:2015-10-08 16:29  
近日,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遗产研究”课题组,朱瑞增、赵炜、周 平、陈隆文、张卫民等人,应邀参加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获得圆满成功。

    近日,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遗产研究”课题组,朱瑞增、赵炜、周 平、陈隆文、张卫民等人,应邀参加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获得圆满成功。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由国际历史学会(ICHS)主办、中国史学会和山东大学承办。于2015年8月23-29日,在济南山东大厦(济南市马鞍山路2-1号)举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除“一战”、“二战”期间停办外,迄今已举办21届,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国际盛会,

    本届大会共有来自世界各地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历史学家,参会国家国别与地区数量创历史新高。8月23日下午,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女士等与会的历史学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完习近平贺信并致辞。同时,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致辞,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等出席开幕式。

    本届大会特设“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聊城会议——运河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利用”聊城卫星会议。会上,“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研究”课题组,,以《中国大运河遗产不可或缺的郑州荥泽枢纽》与《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遗产文化内涵与学术价值》等学术成果,与参会的70余名国际历史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共同进行了学习交流和研讨,同时对聊城运河文化遗产和保护利用成果,进行了实地考察。此次会议的参加,对借鉴国际经验开拓视野,进一步深化研究,带来新的契机和深远意义。同时标志 “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研究”,跨入“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成为新的里程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