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二年(1797年),牛凤山的祖父因家贫由汜水县(今属荥阳汜水乡)迁至巩县二龙山,两次迁居,因窑塌兄死,三迁至明月坡西。因而汜水县、巩县旧志都有牛凤山的记载。牛凤山身高体健,居住偏僻,为防身护家,喜欢武术,十八般兵器熟悉之后,又自习铁弹子功。后参加乡试、会试,屡屡获胜,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科参加殿试,钦点状元,被封为昭武都尉、头等侍卫副将衔,赏戴花翎。历甘肃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中营游击,中营将衔。复升任总兵,得四世一品封赠。英国侵略中国时,他从戎江浙。道光末年,曾从琦善“攻剿番逆”;“未儿,奥匪扰豫”牛凤山归还故里。咸丰五年(1855年)凿河为患,滩地淤沙,收成大减,农民纳赋困难,牛凤山通过贾知府上奏抚院、民赋税得免,众村为之树碑。后捻军兴起,牛凤山率众重修虎牢关,还在浮戏山险要之处建立兵位古堡——牛家寨,牛家后裔一直居住,现开辟为浮戏山风景区景点之一。牛凤山死后葬于状元之坟、碑刻、墓冢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