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虔,初名重,又名抵,后改为虔,字子慎,荥阳(今属河南省)人。东汉末儒家学者,经学家。
服虔少以清苦建志,入大学学习,善著文论。东汉中平年间(184—189)曾任九江太守。治古文经学,据说曾与郑玄讨论过注解《左传》的问题,观点与郑玄颇合(参见《世说新语·文学》),撰有《春秋左氏传解谊》。因不满今文经学家何休之说,作《春秋左氏膏盲释府》,又作《春秋汉议驳》,以《左传》驳何休《春秋汉议》六十事。此外,尚有《春秋成长说》、《春秋塞难》,以及赋、碑、诔、书记、连珠、《九愤》等著作。
东晋元帝时,《左传》服虔注与杜预注并立为博士。南北朝时,南方盛行杜注,北方则用服注。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用《左传》杜注,服注遂亡。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左传解谊》、《左氏膏盲释府》及《春秋成长说》,李贻德辑有《左传贾(适)服(虔)注辑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