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挽回半生辛劳
来源: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时间:2008-09-11 00:00  

    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开灯一看,已是午夜时分,是谁半夜里打电话?我不由的心中紧张起来。赶忙拿起电话,电话那边先是传来了抱歉的声音,然后才讲明来意,原来是一位老同志,需要证明自己的干部身份,明天是最后期限,实在是万不得已,否则,只能按工勤人员对待,做了大半辈子的干部工作,到头来,应该得到的政治待遇将化为泡影,这种不平的遗憾实在让人无法承受。他说:“这几天但凡我能跑的地方都跑了,能找的人都找了,但最终都是满怀希望而去,失望而归。经多方打听,得知您在管理档案,恳请您为我解此一忧。”
    听着电话中的叙述,我的眼前呈现出他焦急的表情与期待的眼神,同时脑子里也浮现出他后半生沮丧的生活。随着交谈,睡意已荡然无存,我一遍又一遍的安慰他,让他明天一上班就到单位档案室找我,我会尽全力地给予帮助。
    第二天一大早,我刚到单位,老远就看见档案室门口站着两位满面愁容、白发苍苍的老同志。等我走近后,其中一位老同志急忙走上前说:“您是档案室的王同志吧,你一定得帮帮我,这些天我找了好多家单位,一直都没有结果,要是今天还找不到我需要的文件,我这半辈子的辛苦可就要大打折扣了。”我赶紧把两位老同志让进屋,先请他们坐下,然后给他们倒上水,慢慢了解事情的缘由。
    原来,这位老同志名叫曹伯勇,旁边的是他的老伴。老曹同志以前曾在原郑州市煤炭化学工业局下属的一个单位工作,并担任过那里的工会主席。1988年,老曹同志因为工作需要,调到郑州市国家税务局工作,在那辛勤耕耘了近20年,马上就要退休安度晚年了。就在几天前,他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的同志来河南进行公务员登记工作检查,老曹的人事档案出现了问题,其干部登记表中没有上级部门的认定意见和印章,这就意味着他的干部身份不能得到有效认定,直接影响到了他今后的待遇问题。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赶到河南省国税局、郑州市国税局查找档案,希望能从中找到相关文件以证明他的干部身份,结果一无所获;接着他又到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郑州市人事局等有关单位查询,依然没有任何结果。此时距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的检查人员离开河南只剩下最后一天时间了,错过这次机会,就意味着老曹同志的身份最终将被认定为工勤人员,而彻底失去应有的干部待遇。怎能不令他焦急万分!
    就在这时,有人提醒他可以到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一查档案,那里有一位老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井井有条,看她是否能帮助找到相关文件资料来证明。于是,就有了那夜半电话交谈的一幕了。
    听完老曹同志的叙说,我对能否找到老曹同志所需要的文件材料也抱有很大的疑问,毕竟过去20多年了,而且历经了几次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是查遍档案室的全部文件资料,也要尽力帮助他解决难题。
    我首先从1982年原郑州市煤化局的档案目录查起,一张一张的翻阅着,时间也在一分一秒的过去。突然,一份1985年的文件引起了我的注意,是郑煤化劳〔1985〕03号文件,即《关于承认现在干部岗位上的中专毕业生为国家干部的通知》。会不会就是这一个文件呢,我将登记目录拿给老曹同志看了看。他看到文件名后,手开始颤抖,几乎是在呼喊着说:“就是这个文件!就是这个文件!”我看到泪水开始在他眼眶中打转。我再次体验到了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由于早期的档案资料已经全部移交给郑州市档案馆,于是我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同他们一起去郑州市档案馆,在哪里终于找到了那份原始文件,档案馆的同志为他们复印了一份,并办理了相关手续。他们千恩万谢之后,赶紧将文件送去检查组,为自己的身份和待遇提供了一份强有力的历史证明。
    在回单位的路上,我的心情异常激动。首先是替老曹同志高兴,他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辈子,最终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其次是深切体会到档案的价值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是一纸挽回半生辛劳啊!回到档案室,看着二十多年来亲手整理的一页页档案资料,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沉浸在巨大的工作成就感之中。我参加工作40年,不论是做档案员、机要文书、办公室主任,都与档案工作紧紧相联,因为工作认真,多次受到部、省、市的奖励与表彰。现在,我真想以一名老档案员的身份对现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同志说一句心里话:热爱档案事业吧,档案工作大有作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